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维权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农村土地 > 正文

粮食丰收稳全局 托底保障暖民心

发布时间:2022-05-15 来源: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3月2日,淮南市寿县堰口中学校园内,寿县小红帽爱心服务队志愿者为乡村留守儿童过集体生日。 特约摄影 陈彬 摄

  

  3月6日,亳州市谯城区立德镇一望无际的麦田里,冬小麦长势喜人。 通讯员 黄涛 周玉海 摄

  

  近日航拍的芜湖市繁昌区孙村镇代亭村,村庄、山峦、河流和绿色田野在春日朝阳的照射下,构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生态画卷。 通讯员 肖本祥 摄

  扛稳责任,粮食总产实现 “十八连丰”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悠悠万事,吃饭为大。民以食为天。

  眼下正值冬小麦返青和早稻育秧的季节,从皖北到江南一派忙碌景象。按照国家要求,今年我省全年安排播种面积10953万亩,保证粮食产量继续稳定在800亿斤以上。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去年我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粮食生产年年要抓紧,面积、产量不能掉下来”的重要指示精神,严格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主动扛稳粮食安全政治责任,粮食总产817.52亿斤,创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丰”,顺利完成国家下达的任务,也为全省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供了支撑。

  稳产保供的同时,我省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优质专用粮。去年夏粮生产中,全省建成小麦单一品种、规模化种植的整建制示范乡、镇、街道43个,种植面积230万亩;建成400个小麦单品种万亩片,种植面积651万亩。共落实优质专用小麦面积2682万亩,占小麦播种面积的62.8%。按照平均每公斤增收0.24元、亩产400公斤测算,仅此一项带动全省种植户增收25.75亿元。

  立足粮食主产区优势,我省正加快建设稻米和小麦两个千亿绿色产业目标。在水稻上突出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建设沿淮优质糯稻产业集群等4个稻米产业集群;加强“双招双引”力度,加大“南陵大米”等7个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宣传推介,重点扶持“稼仙”“绿福”等12个优质稻米和食品品牌。在小麦产业上,根据现有面粉加工企业的加工能力和区域分布,重点招商引进面制品精深加工和“中央厨房”等商贸物流销售两大类型企业。到2025年,全省小麦播种面积稳定在4240万亩,产量保持在1700万吨以上,小麦全产业链产值达1680亿元以上,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集群、中筋小麦产业集群、软质小麦产业集群、饲料小麦产业集群各1个,建设百亿元企业1个、亿元以上企业100个。打造烧饼、馒头、面条等地方特色面制品之乡80个。

  夯实基础,牢牢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

  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才能从根本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过去一个镇上小麦就有几十个品种,杂乱无章,不适应现代加工需要。现在通过订单农业,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已经集中到几个优良品种上,不仅产量提高而且品质越来越好。”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秋种中,我省把数字农业概念引入大宗作物种植,以专用良种为依托,继续推行“按图索麦”有效模式和有益经验,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单品种规模化种植,鼓励整县、整镇、整村等整建制创建,为小麦千亿元级产值绿色食品产业加快发展和全产业链“双招双引”筑牢基础。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去年我省种业强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水稻种子出口量居全国第1位。着眼农业强省建设,今年要推进种业振兴,深入开展良种重大科研联合攻关和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建设和完善农业种质资源库10个。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近年来我省狠抓协调、投入、建设质量和管理等多项机制,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速度,提升建设质量。截至去年底,全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510万亩,为全省粮食生产“十八连丰”、产量稳定在800亿斤以上奠定了基础。

  高标准农田建好更要用好,要发挥长远效益。为此,我省突出建后管护,实现运行管护效益高。按照“谁受益、谁管护,谁使用、谁管护”的原则,制定印发《安徽省农田建设工程管护规定》,督促指导各地健全管护机制,筹集管护资金,明确管护主体,落实管护责任。按照建管结合的要求,鼓励和支持管护主体提前介入工程设计和建设过程的相关环节,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工程管护奠定良好基础。严格落实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要求,加强高标准农田利用情况监测,定期调度撂荒、弃种、非农化、非粮化等情况,确保良田粮用,充分发挥高标准农田效益。

  今年全省将新建高标准农田510万亩,并统筹发展高效节水灌溉30万亩。建设将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区、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和产粮大县为重点,优先安排在大中型灌区范围内,并突出支持脱贫地区、革命老区、皖北地区的导向。

  托底安康,持续发力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社会保障事业保障公民基本生活,是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我省在推动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用力,织密社会保障安全网,努力满足人民群众差异化需求,建设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人民生活安康托底。

  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保制度。近年来我省持续出台相关政策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日前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八部门联合发布《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方案》,明确劳动关系,规定平台企业主体责任。同时,对于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普遍关注的工伤、社保等相关权益作出规定。实现制度安排更加公平、覆盖范围更加广泛,对于促进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弥补了全省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权益保障的空白点。

  积极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把更多人纳入社会保障体系,同时大力推进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2020年末,全省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为4773.6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54.94万人,更多人民群众有了可靠、充分的保障。养老保险转移接续作为人才流动的“后勤保障”工作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我省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取消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内转移接续手续,并对跨省转移及养老保险退休待遇领取地等内容作出新规定,畅通社保转移,推动“跨省通办”“省内快办”,提升养老保险经办服务水平,让人才流动无后顾之忧。

  健全社会保障基金监管体系,筑牢社保基金监管“防火墙”。印发《关于建立社会保险基金管理风险防控数据共享比对工作机制的通知》,由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牵头,构建人社、公安、民政等12个省直部门跨业务、跨部门、“总对总”的省级实时数据共享机制,推动数据经济更好地服务社保基金风险管理。对于欺诈、骗保、套保和挪用、贪占各类社会保障资金的违法行为绝不手软,守护好人民群众的每一分养老钱、保命钱。(记者 史力 朱卓)

  打印本页


原文链接:http://nync.ah.gov.cn/ntjs/ntzx/56155191.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法制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法制 tdwq.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