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维权网!

当前所在:首页 > 时政焦点 > 正文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发布时间:2024-12-19 来源: 自然资源部 作者:佚名

  

  

  自然资源部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 王磊

  《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以下简称《论述摘编》)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本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权威案头卷和经典手边书。其中,“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专题,是指导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必须在实践中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一、坚持学深悟透,深刻认识“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重要论述的重大意义和丰富内涵

  生态兴则文明兴。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的重要论述,深刻阐明了新时代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方向性、根本性问题,系统提出了一系列事关生态保护修复的指导思想、重大原则、战略目标、重点任务、政治举措,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当代新发展,是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和战略谋划,彰显了生态文明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自然规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论,对于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筑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态根基具有重大意义。

  我们要把学好用好《论述摘编》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原原本本学、联系实际学、融会贯通学,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思想脉络、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实践要求,深刻体会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智慧、情怀、价值,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助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

  二、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切实把《论述摘编》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实际行动

  学以致用,方能知行合一。我们要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自然资源工作的重要论述及蕴含其中的世界观、方法论融入生态保护修复实践中,着眼于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大局和自然资源改革发展大势,学习运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厦门实践”经验,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全要素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建设“大美自然”,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持续性,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

  坚持规划引领,稳固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空间载体。我们要严格保护陆海自然生态空间,遵循自然资源开发利用避让自然保护地、重要栖息地等重要生态空间的原则,切实落实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和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规划实施,系统谋划“十五五”及今后一个时期生态保护修复目标任务,筑牢国家生态安全屏障。

  坚持源头治理,强化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生态保护修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我们要遵循“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推动用地用矿用海等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全链条、全流程、各环节监管,建立健全覆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立项、实施、验收、监测评价、成效评估、后期管护全生命周期管理制度,有效减少发展的资源成本,以最小的生态代价支撑高质量发展。

  坚持系统治理,全方位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我们将开展“大美自然”建设重大行动,聚焦“三区四带”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特别是重要山脉、大江大河等存在的突出生态问题,统筹实施基于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的“中国山水工程”,提升重点生态地区生态系统质量和功能。以矿产资源集中开发区等为重点,推动有条件的地区加快历史遗留废弃矿山修复任务“清零”,助推矿区高质量发展。坚持陆海统筹、河海联动,协同推进近岸海域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修复、岸滩环境整治、海岸带生态减灾等,建设生态、安全、健康的“蓝色海湾”“和美海岛”“美丽岸滩”。

  坚持科学治理,提升生态保护修复基础支撑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我们要摸清自然生态家底,强化科技支撑体系建设,构建从生态问题诊断、修复、监测监管到成效评估、适应性管理的全链条技术标准体系,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因地因时制宜、分区分类施策,不断提升生态修复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努力找到生态保护修复的最佳解决方案。

  坚持共同治理,健全生态保护修复长效机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我们将推进构建财政稳定保障、金融机构重点支持、责任主体履行义务、企业及公益组织和个人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探索导向明确、路径清晰、投入持久、回报稳定的资源导向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积极倡导“生态修复+生态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一系列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模式,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

  坚持久久为功,推动生态保护修复不断迈上新台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机制,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的工作机制,推进构建内外联动、上下合力的工作格局,实现工作布局、政策激励、资金投入、治理任务、标准规范的协同联动,久久为功建设“大美自然”。


原文链接:https://www.mnr.gov.cn/dt/ywbb/202412/t20241212_2878285.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法制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法制 tdwq.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