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讯通中心

欢迎访问土地维权网!

当前所在:首页 > 土地奇闻 > 正文

栖霞乡村满目新 振兴成果“可感”更“可及”

发布时间:2024-12-26 来源: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 作者:佚名

  “这条水泥路铺设沥青后,我们村民出行非常方便,村里生活环境有了质的提升。”这一村民的感慨,恰是栖霞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的生动写照。花成垄、树成片、水清澈、小楼起……近年来,栖霞区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高标准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先后打造各级美丽宜居村112个,并制定印发《关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扎实做好2024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栖委字〔2024〕60号),明确到2025年,将培育建设更多省级、市级、区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乡村发展锚定目标,砥砺前行。

  在此背景之下,今年,栖霞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乡村振兴重要抓手,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引领,把打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推动村庄环境更加美丽宜居作为主攻方向,深入践行“两山”理念,用美丽乡村点亮群众美好生活,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

  环境整治 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承载着提升乡村风貌、增进民生福祉的深切期待。栖霞区不仅从“乡村厕所改革”“整治乱堆乱放”“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等一些“小切口”入手,清乱除脏、栽树修路,点面结合、串珠成线,彰显田园风光、乡土气息,还将龙潭街道宣闸河、南中河,八卦洲街道双柳河3条共计11.7km的农村河道作为建设重点,积极推进河道清洁工作,用人居环境擦亮和美乡村“底色”。

  截至11月底,全区累计开展村庄清洁行动1603场次,动员参与村庄清洁行动情况21881人次,清理农村陈年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白色垃圾、河岸垃圾等3287吨,清理村内河塘沟渠、排水沟2210处,建成农村生态河道16条。“生活环境变美了,幸福指数也提高了。”每次提起家门口的提质改造,村民李大爷就赞不绝口,笑逐颜开。

  以民为本 激活群众干事创业热情

  点滴小事里有百姓心声,柴米油盐间有万家忧乐。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栖霞区积极探索议事协商新机制,通过搭建群众说事议事平台,充分调动百姓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集群智、纳群策、聚群力,为美丽乡村建设增动力。

  “太阳能路灯不亮了。”“树木枯了需要修剪。”“小区里的窨井盖是否完好?”……在上级部门引导下,上坝村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口,以入户“拉家常”的形式开展“院落板凳会”,打造群众庭院里的议事点,将与群众紧密相关的民生小事摆到桌前商议,激发群众“主人翁”的干事热情,汇聚群众力量,改善农村宜居环境。“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形式,让群众将‘村里事’转变成‘自己事’,实现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让群众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角’!”八卦洲上坝村相关负责人表示。

  随着议事制度的不断施行和乡村环境的焕新“蝶变”,龙潭街道“幸福马渡”“和美陈店”“乐活长江”“太平太美”、八卦洲街道“花漾外沙”“潋湙中桥”等一批乡村特色文旅品牌越来越深入人心,桦墅乡土美食、精品民宿、休闲垂钓、水上桨板、非遗手作等多元业态越来越蓬勃发展,吸引更多本地村民回乡创业就业,擦亮“村”招牌。

  设施完善 提升宜居宜业宜游品质

  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栖霞区以“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美丽乡村示范带的思路为引导,统筹资源、政策、资金等各要素,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升级“美丽乡村”2.0版本,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通过点线面结合,推进乡村建设片区化发展,展现具有栖霞特色的都市田园乡村风貌,实现美丽乡村“共建共享共治”。

  “以前这条是土路,一下雨就泥泞不堪不好走,现在马路平整宽阔,不仅美观,进村出村也方便多了。”谈起如今村里修好的道路,龙潭街道太平村村民王奶奶连连称赞道。今年,栖霞区已创建区级美丽庭院示范户35户,市级美丽庭院市级32户;龙潭街道太平村烟墩组、李庄组等10个具有栖霞特色和乡村特点的美丽乡村宜居村项目进度已达95%;实施农路新改建24.3公里……农村人居环境短板逐渐补齐,逐步实现乡村从“一时美”向“长久美”转变。

  一座座村庄干净整洁,一项项产业蓬勃发展,一个个农民笑逐颜开……在市农业农村部门指导下,栖霞区将督促创建村围绕村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及服务完善、人居环境品质及农村产业融合提升等建设内容,全面加快施工进度,加强项目监管,规范管理,保证工程质量,确保完成年度计划任务,推动实现美丽乡村增“颜”提“质”,幸福指数“持续加码”。


原文链接:http://nynct.jiangsu.gov.cn/art/2024/12/20/art_12435_11451442.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本站部分信息由相应民事主体自行提供,该信息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合法性应由该民事主体负责。土地法制 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本网部分转载文章、图片等无法联系到权利人,请相关权利人联系本网站索取稿酬。
北京中农兴业信息咨询中心主办 | 政讯通-全国政务信息一体化办公室 主管。
土地法制 tdwq.org 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010-56212746 15311203816 010-56212739 15311203807 010-53387132
监督电话:13269738208,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7028685
第一办公区:北京市西城区砖塔胡同56号西配楼;第二办公区:北京市东城区建国门内大街26号新闻大厦5层
邮箱:xcgbfz@163.com  客服QQ:3610847436 通联QQ:3504475633